- 热门搜索:
- 一次性口罩 汤臣倍健 避孕套
“胃病”是与胃相关疾病的统称,大多有反酸、嗳气、腹胀、腹痛等不适。常见的胃病有急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胃部肿瘤等。
胃大致分为贲门、胃体、胃底、胃窦和幽门几个部分,胃炎可根据部位分为胃窦炎、胃体炎、全胃炎。胃镜检查取活组织做病理后,也可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萎缩性胃炎、非萎缩性胃炎和特殊性胃炎。其中萎缩性胃炎又可分为A型和B型胃炎……
这么多种胃病是不是做一个胃镜就可以明确诊断,进而开始治疗了呢?事实并非如此。
那么,有胃病,我们具体该做哪些检查呢?
01 幽门螺杆菌检测
幽门螺杆菌是什么呢?它是一种细菌,可以经口进入胃中,定居在胃黏膜表面,是目前所知的能够在人的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。
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活动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等胃病,也是我国胃癌最高的发病因素。幽门螺杆菌检测是胃部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,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决定着治疗方案的选择。
其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及非侵入性两种:
非侵入性检测包括率13C或率14C尿素呼气试验、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、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。其中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最简单(就是抽血化验),抗体检测说明之前或当下感染了幽门螺杆菌,而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可以验证当下是否有活动性感染,但是需要专门的设备,目前只有部分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有此项检查,13C是14C的改良版,没有放射性,对人体无损害。13C检测幽门螺杆菌无需胃镜检查,具有简单、安全、无痛苦且准确性及特异性高的特点,适用于成人、孕妇、乳母甚至婴幼儿,也是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。
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检查一般安排在早上,须在空腹状态下或餐后2-3个小时进行,检测时先收集第一次呼气样本,也叫零时呼气。然后口服一粒13C尿素胶囊后立即计时,过程中保持安静状态,不能喝水、饮料或吃任何食物,30分钟后全力将气体呼到另一个收集试管内,整个检查过程大约半个小时。
应该注意的是,如果近期应用药物治疗,会有暂时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,导致上述检查不准确,呈假阴性(血清学抗体检查除外)。故复查幽门螺杆菌是否已被根除,需要在检测前2周停用质子泵抑制剂或在检测前4周停用抗菌药物。另外,急性的消化道出血也会使幽门螺杆菌受抑制,出现假阴性,因此要在出血停止后1周检测。
侵入性检查方法是需要通过行胃镜检查取胃黏膜活组织进行检测,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、组织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培养。其中快速尿素酶试验为首选方法,因为操作简便、费用低。
有症状的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及胃黏膜淋巴组织相关淋巴瘤等慢性胃病患者,幽门螺杆菌阳性,建议口服两种抗生素+质子泵抑制剂+铋剂四联药物根除治疗。
02 X线钡餐检查
腹部平片对于诊断胃肠穿孔、胃肠梗阻等有帮助。X线钡餐检查目前比较少做,适用于怀疑有食管胃疾病,但胃镜禁忌或者胃镜检查阴性的疾病。胃镜只能观察上消化道黏膜,对上消化道大体形态和动力性疾病,如胃下垂、贲门失弛缓症、食管裂孔疝难以诊断,对皮革胃也易漏诊,故内镜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X线影像学检查。
03 胃镜检查
提到胃部检查,大家最常见的就是胃镜。但是胃镜仅仅只是能看到胃部吗?其实胃镜检查可清晰地观察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的黏膜,用于诊断或排除上消化道炎症、溃疡、肿瘤、息肉、憩室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、消化道狭窄、食管异物等多种疾病。
另外上消化道病变的术后随访也都应行胃镜检查,尤其对上消化道出血者,有条件者应在出血后24-48小时内做紧急胃镜检查,否则急性胃黏膜病变等易漏诊。
我们都知道胃镜检查胃病变至关重要,那么胃镜检查前我们该做什么?做常规胃镜还是无痛胃镜?两者有何区别和优缺点?
首先胃镜检查前应禁食,空腹6-8小时以上,当然也有研究表明检查前2小时饮用少量水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,且对胃镜检查时胃黏膜的可视清晰度无影响,同时并不增加检查中胃液反流及误吸的风险,但切忌大量饮水,具体情况需咨询医生。
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,两种胃镜检查各有优缺点。常规胃镜会引起患者恶心、呕吐、疼痛等不适,我国目前常规胃镜普及率高、费用低、成功率也高,另外无危及患者生命的麻醉相关并发症,目前仍作为必不可少的胃镜检查。
无痛胃镜多使用全身静脉麻醉,即术前给受检者静脉注射一种短效镇静麻醉药,患者轻松睡一觉醒来检查已完成。患者不会有恶心、呕吐等不适感,无痛苦、配合度高,也利于医师更仔细、更清楚的观察胃黏膜病变,检查无死角,不易漏诊,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,但同时无痛胃镜检查也存在费用高和麻醉风险等因素,因此做无痛胃镜检查前需麻醉医师综合评估。
参考文献:
[1] 陆再英,钟南山主编. 内科学[M].第7版.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8:385.文中多处用到同一文献情况
[2] 林果为,王吉耀,葛均波主编. 实用内科学[M].第15版.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7:1421-1422.
[3] 萧树东,陆红. 如何诊断和治疗自身免疫性胃炎[J].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,2007,22 (22):18-19.